写在前面:2022年,我还在援疆,闲暇时间写了一篇小说,名为《新疆山水那些事儿》。在撰写的过程中,一位令我非常尊敬的老大哥说:“你能不能将小说里的内容,写成一篇第三人称表述的文章,客观描述新疆山水文化。”我说:“行,没问题”。故此文在2022年4月完成。一年后,待援疆任务结束,回家发此文,纪念曾经美好的时光。
4.6察汗托海在天人感应中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体现
4.6.1察汗托海卫星影像

图4.16 葫芦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中国结在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个代表性装饰品。在《易·系辞》中就有中国结的相关记载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圣人以书契之”。在周代,中国结常与玉佩一起作为随身佩饰出现。在战国的青铜器上也发现过中国结图案。在汉代成为一种“礼仪记事”。
4.6.1察汗托海的天地人三才视角下的天人感应表达
表4.7 察汗托海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
天 |
人 |
地 |
|
表达方式 |
天玑(禄存星) |
牧民传说 |
镜子、葫芦、穂和中国结 |
表达内容 |
富贵 |
上天专门为新婚的人们准备的婚礼殿堂 |
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中国结可以催旺九紫吉星能量,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穂寓意美满。呈现的是“兑九紫利添人进口之喜(俗称结婚)” |
成因 |
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|
民间传说 |
镜子、葫芦是天然的; 中国结和穂是人工开凿的(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婚礼礼成之地,历史遗迹) |
4.7 萨尔托海在天人感应中的“青龙献瑞”图式
4.7.1萨尔托海的卫星影像

图4.17萨尔托海卫星影像全貌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在萨尔托海的卫星影像上可以,从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角度来说,看出是一条不见首也不见尾的青龙在祥云里游走。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贯穿54公里,形成的是“青龙献瑞”图式。

图4.18萨尔托海卫星影像(局部)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从局部可以清晰地看出来,青色的部分像一朵朵祥云;河流正像是一条青龙。而且这种地貌延绵将近54公里,与传说中的天降祥瑞之地非常符合,也非常壮观。
4.7.2萨尔托海的天地人三才视角下的天人感应表达
表4.8 萨尔托海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
天 |
人 |
地 |
|
表达方式 |
摇光(破军星) |
牧民传说 |
天然的“青龙献瑞”图式 |
表达内容 |
天降祥瑞 |
孩子诞生时的福地 |
“青龙献瑞”图式 |
成因 |
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|
民间传说 |
天然 |
参考马王堆出土的文物(为避免版权问题,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参阅代林凡所著的《汉代服饰中的变体云纹图形研究》)和春秋战国时期彩绘卷云纹漆俎均为卷云纹,特征是:“多重的回转旋转被简化为单纯的勾卷形。勾卷形如积云圆卷的图形化形态,也成为后世云纹流变中最长久的构型元素之一。[1]”
4.8特克斯八卦城在天人感应中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体现
4.8.1特克斯八卦城卫星影像

图4.19 特克斯八卦城卫星影像(贪狼护月图式)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4.8.2特克斯八卦城的天地人三才视角下的天人感应表达
表4.9 特克斯八卦城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
天 |
人 |
地 |
|
表达方式 |
天枢(贪狼星) |
牧民传说 |
天然的“贪狼护月”图式 |
表达内容 |
强有力的统治 |
古代乌孙统治中心,细君公主生活的城市(参考文献[4]) |
“贪狼护月”图式 |
成因 |
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|
历史史实 |
天然 |
4.9塔尔巴哈台山在天人感应中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体现
4.9.1塔尔巴哈台山卫星影像
依据整个体系的设计理念来说,塔尔巴哈台山呈现的是天魁星和天钺星两颗吉星组成在地成形的“天人感应”。

图4.20 塔尔巴哈台山卫星影像(贵人相助图式)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
图4.21 天魁星(斗)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
图4.22 天钺星(大斧子)
注明:(“底图引自天地图”,网址www.tianditu.gov.cn)
4.9.2塔尔巴哈台山的天地人三才视角下的天人感应表达
表4.10塔尔巴哈台山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
天 |
人 |
地 |
|
表达方式 |
天魁星和天钺星 |
地名 |
旱獭 |
表达内容 |
可以带来贵人相助的吉星(天魁是白天吉星,天钺是夜晚吉星);两个星要成对出现,也预示着团结 |
旱獭多 |
(旱獭冬天来临风险来临之际报团取暖)民族大团结就是力量 |
成因 |
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|
地名现状 |
旱獭的天然习性 |
4.10结论:九宫点位图式是由董仲舒亲自主持设计
4.10.1理念和风格上吻合
九宫点位图式完全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,风格上非常符合他的“天人感应”思想理念与设计风格。
4.10.2时间上吻合
董仲舒于细君公主出塞后的下一年(公元前104年)过世。这之前,他有机会接触到整个图式的设计。
当然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在后面第6章(益时疆缘产生朝代考证)中,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此项工程始建于细君公主出塞。
有两方面最为有力的证据:一方面,出塞就开始施工的原因在于察汗托海是天然的婚礼殿堂,而且“中国结”和“穂”有大量人工开凿的痕迹,而且上文已经论述过,此项人工开凿工程规模宏大。这个规格的图式只能是出自皇家。
另一方面,在下洼里托海发现“花开并蒂”图式。这个图式是人工开凿的,是围绕婚庆后蜜月产生的吉祥寓意的图式,整个布局规模(连通比翼双飞图式)将近6000平方公里。这个规格的图式只能是出自皇家。
4.10.3中国式关系吻合
细君公主出塞和亲属于戴罪立功,有着强大的意愿做此项工作。一方面,董仲舒与其祖父是至交故友;另一方面,如此宏大的“文化润疆”工程,自然是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。在皇上的眼里,只有董仲舒最适合主持此项工作的规划与设计。汉武帝也会授意董公出来主持技术方面的工作。因此,两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- 代林凡. 汉代服饰中的变体云纹图形研究[D].北京服装学院,2016. ↑
天赐起名网,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,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:stura998 备注:起名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ianciqm.com/206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