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4年属金还是木,十四、处暑(庚申年1980)

林家大院里的两位老人都成了寡妇,月琴和秀珍这一对五十年前的主仆如今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,她们总是坐在玉兰树下,回忆着童子河畔的悠悠往事。

刘建国骑着一辆崭新的“金狮”牌自行车,车把上挂了个网兜,里面是在老大房副食品店买的奶奶喜欢吃的柿饼。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是刘建国少年时的梦想,他省吃俭用花了差不多大半年的工资,终于梦想成真。他天天都把这辆二十八寸的黑色自行车擦得锃光瓦亮,变着各种花样上车下车,穿行在大街小巷,吸引着年轻姑娘的目光。建国虽然不像哥哥那样要求进步,可是他讲义气、朋友多,在厂里也很吃得开。他还特别孝敬爷爷奶奶,过年过节总不忘给老人买点东西。

刘建国过去来看奶奶总是走的大院后门,自从买了这辆自行车,他就总是推着车子,响着铃声,进大院前门从南向北穿过那条狭长的通道,为的就是炫耀他的贵重财产。跟邻居们打着招呼,听一听人们的夸赞,感受一下人们羡慕的眼光,他心里就会特别的满足。

“庆娘、婆婆,我买了点老大房的柿饼来给你们吃吃”,刘建国老远就喊了起来,支好了自行车拿下网兜,又接着说:“这个柿饼甜透佬,你们年纪大了,一次不能吃太多啊”。坐在树下的秀珍拉着月琴的手,抿着嘴笑了起来:“我家这个小孙子,就是脾气不大好,良心是好透佬,从小到大一直被他老子打的”。

柿饼,既是食物,又是药物,清热止咳、降火除燥。江南的柿子红了,像一盏盏小桔灯挂在沧桑的百年树干上,秋天因此多了一抹缤纷的色彩。择一段连续晴朗的日子开始做柿饼,挑饱满、硬朗、无破损的柿子,洗净沥干。置竹匾上风吹日晒,定时翻动。从第二天晚上起,每晚捏型状,把圆圆的柿子慢慢按成扁扁的。白天晒,晚上盖,如此重复几天以后,把一层柿子一层皮码放盒子中,十天左右柿饼上就会有一层白霜了。阳光很重要,如果中间有阴天或雨天会发霉,就要丢掉不少。秋阳和时间能把生涩风干成甜韧,老大房的柿饼吃起来软糯甘甜,回味无穷。

“建国,晚点走的时候,把婆婆的药罐里的药渣带到弄堂口,倒在过路人多的地上,踩得人越多,病就好的越快,晓得伐”,奶奶指了指放在骨牌凳上的药罐子。

刘建国推车出了院门,他有一件比倒药渣更重要的事情要办。前两天厂里的小兄弟们和隔壁厂的青工起了冲突,口角之后又动起了手脚,外号叫“大头”的头被人家用砖头拍了,送去医院缝了十几针,在市一院住院观察。刘建国约了几个哥们去医院看望“大头”,还要商量下复仇大计。

医院的病房里来了几个愣头青,“大头”被包裹了满头的白纱布,头就越发显得大,瘦弱的身躯上面就像顶了一只大缸。“大头,我一定要让那个狗日的比你多缝五针!”,刘建国敞开了衬衫,高举着拳头。

“请你们都出去,病人要打针了”,一位身材婀娜的护士推着车子走了进来。小伙子们寻声望去,看见姑娘一身雪白,口罩上面露出一双明亮清纯的大眼睛。突然那姑娘摘下口罩,喊了一声:“刘建国,原来是你啊!”,刘建国也一脸惊讶:“林家静,怎么是你啊?多少年不见了”。儿时的玩伴互相认出了对方,一个长成了虎背熊腰的男子汉,一个出落成玲珑有致的美少女,一对年轻人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惊喜。“你们几个都到走廊上去,不要在这里大声讲话。我打完针就过来”,林家静的声音不大,语气平缓,却非常有用,小伙子们乖乖地走出了病房。

“建国,这个丫头家太漂亮了,你认识的,介绍介绍噻”,走廊里的几个人莫名地兴奋了起来。刘建国摇了摇大拇指,晃了晃脑袋:“一句话哇,她从小就跟在我屁股后头混的”,这个说法一半事实一半吹牛。

不一会儿,林家静走了出来,刘建国连忙迎了上去:“那个病人可是我的好兄弟,你一定要多多关照啊”。林家静把脸往上一扬:“你准备怎么谢我?”,她说完就推着车子忙别的事去了。几个小伙子呆呆地看着那苗条的背影,好一会儿才高声叫了一句:“下次请你吃饭!”。

刘金生这两年可是餐饮界的红人,四大名店除了长洲饭店都恢复了老字号。“德泰恒”、“兴隆园”、“绿扬饭店”的传统名菜逐渐被整理出来,金生和他的师兄弟们带了几个徒弟,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。市饮服公司成立了烹饪协会,刘金生被推举为副会长,经常要举办厨艺交流活动,还要到处去讲课。他虽然文化不高,上课没什么理论水平,可是他说的都是几十年灶台案板上滚出来的经验,都是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,语言通俗,干货满满,深得学员们的尊敬和欢迎。刘金生整天都是红光满面,过去总是铁板一块的脸上也常常露出久违的笑容。

刘家的小女儿刘建芳是刘金生最宠爱的,她遗传了奶奶的一双巧手,学什么会什么,做什么像什么。她初中毕业就被派去奶奶上过班的老大房副食品商店当营业员。至于“老大房”跟那个林家的关系,奶奶跟那个林家的关系,家里人从未提起,她也一无所知。可是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的巧合,血缘的纽带就是这么的神奇。

刘建芳的手脚特别麻利,站了两年柜台,她包扎的商品有棱有角,美观大方。一张牛皮纸在她的手中翻转折叠,能包出各种形状,再用细细的纸绳一绕一扎,贴上“老大房”的红纸商标,打个结一拎,送到顾客手里,又快又好。她年年被评为商业系统的技术标兵,后来她被领导安排去加工场做苏式月饼,在老师傅的调教下又很快成了做糕点的高手。

刘金生为了这个小女儿,放下架子去请一位烹饪协会的白案大师教刘建芳学艺,他还是信奉人只要有一门手艺就能安身立命。刘建芳也是天资聪慧,心灵手巧,几年功夫下来,什么小笼包子、堆花糕团、巧果月饼,样样做得有模有样,色味俱佳。

适逢阴历七月初七,江南民间有“乞巧”之习俗,盛行女孩子在当天晚上吃巧果,看巧云,长大后就会勤持家、擅女红,是个“巧妇”,就能配上如意郎君。每到这一天,“老大房”的门口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,人们都来买巧果,为家里的掌上明珠祈福。

“巧果”是应时食品,外观如腰子型,用面粉、油酥、馅料、蜜糖等加工而成。“巧果”的馅心有红枣、花生、桂圆松子,这四样吃到女孩肚子里,暗喻早生贵子,明显补血养气。形状和馅心还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上面要刻有美丽花卉和灵巧动物的图案,让一块普通的面饼顿时有了生动和想象的趣味。

刘建中白天在车间里跟着师傅给织布机加加油,做做维护保养。尽管他做事很认真,师傅也很满意,可是他绝不甘心做一辈子机修工。晚上在食堂匆匆地吃几口,就赶往文化宫的工人夜校上课。沈新华在第三百货店的布匹柜台买布,为了练就撕布的技术,一有空就剪一些布条在撕扯,手指常常被磨出血泡。好在十年知青生活吃惯了苦,这点事根本算不了什么。夫妻俩每天都很晚到家,为了追回那失去的十年,他们下班以后刻苦学习,在十几平米的斗室里,画几何、读古文、背英语,互帮互助,互相激励,总是学到精疲力尽才能上床睡觉。

他们的梦乡是甜蜜的,那里有他们考上大学的圆梦之日,那里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。

天赐起名网,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,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:stura998  备注:起名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ianciqm.com/20470.html